当创作者遇上 Crypto:开启「创作者经济」的新范式

创作者经济
” (creator economy) 和“热情经济” (passion economy) 这样的术语。如果你关注探讨该领域的人,你无疑将会注意到 Li Jin。
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上更充实、更有意义的生活。
她的作品
。
Li Jin 是谁?


什么是「创作者经济」?
-
创作者 (creator) 是一个宽泛的术语,因此我们将其范围限制在任何将自己的内容上传到网上的人。更具体地说,我们还可以根据一些变量 (比如他们使用的平台、创作的内容,以及他们所在的垂直行业等) 来定义创作者的子类别。例如,健身教练在 Youtube 上分享教学视频,或者数字艺术家在 Instagram 上上传他们的艺术图片。
-
创作者经济中的经济 (economy) 是关于个人如何从他们的创作内容中盈利。
-
创作者经济 1.0:由于互联网的诞生,个人可以成为创作者。
-
创作者经济 2.0:创作者利用自己在平台上的影响力,通过广告和品牌赞助实现盈利。我们将探讨这种基于广告的商业模式出现的问题。
-
创作者经济 3.0:创作者成为独立的企业,并直接从他们的粉丝那里获得盈利。这是本文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将探讨:热情经济 (assion Economy)、如何构建一个创作者中产阶级、100个真正的粉丝以及加密货币扮演的角色。
-
创作者经济 4.0:创作者和他们的粉丝共同创造和积累财富。这是我们对未来创作者者经济的一瞥。
创作者经济 1.0:创作者的崛起
Li Jin:“创作人经济1.0,是创作者经济的开端。我认为自从互联网存在以来,创作者经济就一直存在,所以最初人们在网上上传内容。他们在自己建立的独立网站或博客上这样做。然后,随着社交网络的出现,人们也将其用于内容创作。在那些日子里,我认为只要发布内容,每个人都是内容创作者,但就内容创作的「经济」部分而言,这还处于初级阶段。”
创作者经济 2.0:注意力的货币化
Li Jin:“创作者经济 2.0 是围绕着那些在所有这些渠道上建立声誉和影响力的人而发展起来的经济。渐渐地,有些人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内容来积累受众。他们有点像数字原生名流。这些有影响力的群体随后开始获得盈利,通常是通过广告或品牌赞助的形式。所以他们通过吸引用户的眼球 (注意力) 和他们从所有观众中获得的影响力来赚钱,这是一场真正能够能够从影响力和规模中盈利的游戏。”
-
为了尽可能地盈利,创作者需要建立尽可能最大的用户群。这鼓励了病毒式传播和吸引眼球的内容 (而不是利基内容) 的创作。(编者注:利基内容 (niche content) 是指创作出能够与特定受众产生强烈共鸣的内容,从而推动强有力的结果。利基内容是与消费者、客户或读者建立更好联系的方式。)
Li Jin:Web2 互联网最大的影响可能是由于没有可行的商业模式而无法诞生的创作者和从未被创造出来的创作。
-
建立一个庞大的用户群需要获得尽可能多的注意力 (attentation)。考虑到注意力是有限的,而且平台的算法反馈偏向那些已经获得了注意力的创作者,其结果是只有少数创作者能爬到顶端并谋生。与此同时,其他被 Li Jin 称为“长尾创作者”的创作者们却只能勉强度日。
Li Jin:在 web2 热情经济平台上,只有非常一小部分创作者实际上能够获得全职的生活工资,其他每个人都在拼凑一些副业收入来补充他们的日常工作。例如,在音乐流媒体平台 Spotify 上,排名前 43,000 的艺术家 (大约占该平台的 1.4%) 获得了 90% 的版税,他们平均每个艺人每季度的收入为 22,395 美元。而剩下的 300 万名创作者,也就是剩余 98.6% 的艺术家,每个艺术家每季度的收入仅为 36 美元。
-
Web2 平台和它们的创作者之间存在着权利的不平衡。虽然创作者的成功会给平台带来价值,但他们是平台决策的被动接受者。这些平台有能力做出决定,这些决定可能会对创作者的生计产生重大影响——例如,改变创作者的收入方式和多少,甚至选择将他们完全从平台上移除出去。这是有问题的,因为创作者建立了对平台的依赖,从而分发他们的内容和获取他们的观众。更糟糕的是,创作者经常被锁定在特定的平台上,因为他们的数据 (包括受众的详细信息) 都被锁定在单个平台的孤立数据库中。
Li Jin:当前所有中心化的创作者平台都存在着赋予创作者权利和剥夺创作者权利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当创作者在 web2 平台上创作时,他们是在租用的土地上搭建他们的业务。
创作者经济 3.0:个性和热情的货币化
Li Jin:在创作者经济 3.0 这个阶段中,创作者不仅仅是出售其他人的业务和品牌的渠道,而且是将自己视为品牌和企业,并试图以不同的方式从自己的角色中盈利。他们通过使用许多不同的工具和平台来实现这一目标,这些工具和平台在过去几年里蓬勃发展,而这一切都是基于直接通过他们的超级粉丝来盈利。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在创作者经济3.0阶段,创作者作为他们自己的独立企业。在这个第三阶段,我认为 NFT 是帮助创作者直接通过粉丝盈利的另一个工具。
-
像 Skillshare 和 Substack 等新的数字平台的崛起创造了新的、更容易获得的收入形式;以及
-
像 Webflow 和 Stir 这样的工具简化了创作和运营线上业务的过程,降低了进入的门槛。
热情经济
”的愿景。

David Perell
,他开设在线课程,挖掘了教人们如何在线写作和建立读者的利基市场。

Li Jin:当财富不集中在最富有的 1% 人群时,国家的可持续性和平台的防御性会更好。在现实世界中,一个健康的中产阶级对于促进社会信任、提供稳定的产品和服务需以及推动创新至关重要。
Kevin Kelley: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作者,你不需要数百万美元。你不需要数百万美元或数百万消费者、数百万客户或数百万粉丝。作为一名手艺人、摄影师、音乐家、设计师、作家、动画师、应用程序开发者、企业家或发明家,你只需要数千个的真正粉丝就可以谋生。真正的粉丝被定义为会购买你创作的任何东西的粉丝。1000 这个数字并不是绝对的。它的意义在于其大致的数量级——比一百万少了三个数量级。(来源:1000 True Fans)
Li Jin:我认为创作者只需要积累 100 个真正的粉丝 (而不是 1000 个),每人每年向他们支付 1000 美元。如今,创作者可以有效地从更少的粉丝身上赚到更多的钱。现在,100 个真正粉丝和 1000 个真正粉丝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每个粉丝每年支付 1000 美元的收益基准也不是一个精确的规定。相反,这种想法为热情经济的未来提供了一个框架:创作者可以细分他们的受众,并提供不同价位的定制产品和服务。(来源:1000 True Fans? Try 100)

Li Jin:Teachable (在线课程平台) 上的一名创作者为艺术家们提供艺术销售建议,该创作者去年仅通过 76 名学生就赚了 11 万美元,平均每门课赚 1437 美元。另一位教授物理疗法的创作者仅通过 61 名学生就赚了 141,000 美元,每门课程的平均价格为2314 美元。(来源:1000 True Fans? Try 100)
-
NFT 为更多的人开启了将自己的创作货币化的可能性,比如数字艺术 Monica Rizzolli 通过出售自己的 NFT 生成艺术收藏品系列“Fragments of an Infinite Field”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收入。

-
创作者可以很容易地验证谁拥有他们的资产,这使得他们能够向这些所有者传递更深层的价值。其中的可能性是无穷无尽的。Gary Vaynerchuk 创建了 VeeCon,这是一个为期多日的面对面会议,只有拥有他创作的 VeeFriends 收藏中的 NFT 的人才能参加该会议。

-
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支持创作者,包括一个新的粉丝群体,即寻求利润的投机者;
-
粉丝 (包括投机者) 被激励去帮助创作者成功,例如通过分享创作者的作品,因为创作者的成功就是他们的利润;
-
粉丝可以公开展示他们对创作者的不同热爱程度,而创作者可以捕捉到粉丝的付费意愿。例如,XCOPY 是最受欢迎的加密艺术家之一,其以数百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自己的 NFTs 艺术品,但粉丝也可以以数千美元的价格购买他的艺术品的版本 (有固定的供应,例如 750 个相同的作品);
-
创作者可以利用 Li Jin 所说的“狂热粉丝”(Cult Fans),即那些愿意花看似不合理的金额的粉丝。比起 100 个真正的粉丝,创作者可能只需要少数“狂热粉丝”就能维持生计。
上图:这是 Li Jin 的粉丝金字塔的升级版,包括了投机者 (最底层) 和狂热粉丝 (最顶层) 这两个新粉丝群体。
-
尽管内容创作通常是一个协作的过程,但追踪和奖励协作者并不容易。Crypto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通过收入的自动分配 (automated revenue splits),允许创作者将需要分配给贡献者的收益提前编写入程序中。比如,Packy McCormick 撰写关于商业战略和趋势的时事通讯,他把自己的其中一篇文章作为一个 NFT 进行出售。通过使用 Mirror 平台,他将该 NFT 的出售编入程序,将收入分配给其他 15 个他在该文章中进行了引用的人,如下图所示:
-
Li Jin 指出了发达国家的一个趋势,即与劳动相比,人们从他们的资本 (能够带来回报的东西) 中赚取更多的钱。这加剧了收入不平等,因为拥有资本的人会比工作的人越来越更富有。
Li Jin:如果一个世界里,人们所拥有的东西 (资本) 对他们财富的贡献要大于他们实际付出的精力和努力,这对我们的社会来说是非常糟糕的预兆,让我们走上了一条更加极端的收入不平等的道路,且经过几代人而加剧。我希望看到的是,我们把它们 (即劳动和资本) 变成一个整体,让贡献劳动的人可以通过工作获得资本,这样,这种关系就变得难以区分了。(来源:How To Own The Internet | Bankless)
-
在创作者经济中,我们可以将创作者视为贡献劳动,为平台创造价值,并在经济上奖励这些平台的所有者。如果创作者也能成为平台的所有者呢?所有权将为创作者实现经济稳定提供另一条途径。但问题在于,正如 Li Jin 所说,平台所有权被限制在“一组享有特权的个人——无论是基于地理位置、网络、专业知识、渠道,还是出于监管原因。”
-
幸运的是,Crypto 打破了这些界限,使代表价值和所有权的 Tokens (代币) 的分发变得容易。借助 Crypto,创作者可以获得他们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所有权,只需通过参与进来即可。例如,NFT 市场 SuperRare 向其市场上的艺术家和收藏家分发了其治理代币 $RARE。

Jesse Walden:在 Web3 中的机遇是搭建平台和网络,这些平台和网络由用户建立、运营和实际拥有……现在我们有可能像传递信息那样的速度和规模来传递所有权的价值。我们从硅谷的历史中知道,所有权是吸引人才为公司贡献力量的强大动力,但不可能把这种所有权分发给世界上的每个人……而加密货币可以实现这一点,因为你实际上可以发送 Tokens,这些 Tokens 对于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人来说都是有价值的,无论他们在哪里。(来源:What Is The Creator Economy? | Bankless)
Li Jin:这不仅仅是关于金钱:这是关于代理权和自主权,以及有机会参与直接影响你生活的决策。这是关于打破平台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中心化控制点的单边权力。(来源:Legitimacy Lost)
创作者经济 4.0:创作者经济的未来
Li Jin:最终,创作者经济的下一个阶段将是打破谁是创作者与谁是受众之间的界限。创作者经济进入了一个受众与创作者共同创作的世界,他们都是社区的一部分,推动价值回到他们的集体产出中。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都会获得与他们贡献的价值成比例的奖励。我称之为创作者经济向社区经济的演变。这是创作者经济的增压版。(来源:How To Own The Internet | Bankless)

mfers
,这是一组生成式的手绘人物 NFT 收藏品。这些都是通过 CC0 许可证发布的,这意味着该 NFT 系列没有版权。任何人都可以用它做任何想做的事。他们可以创作和销售衍生艺术品,创作商品,撰写书籍或制作动画。那些拥有 mfers NFT 的人有动机增加这个 NFT 收藏品系列的形象和吸引力,因为这将会增加他们持有的 merfs 资产的价值。然而,没有什么能阻止那些没有 mfers 的人也与 mfers 社区共同创作并获得奖励。
sartoshi:mfers 没有国王、统治者或明确的路线图——持有 merfs 的人可以用这些 mfers 构建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不需要 sartoshi 的批准,也不需要在他们试验和构建时小心翼翼。我认为对我来说,提供给 mfer 持有者最具价值的是扩大他们最好的想法和创作,以达到更大的受众...并在机会来临时为 mfer 持有者增加价值,包括让 mfer 持有者可以领取艺术家们创建的其他 NFTs。(来源: what are mfers)

Li Jin:每个使用互联网的人都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方式的创作者,未来的变化是他们能够从中获得经济上的利益。(来源:How To Own The Internet | Bankless)
-END-
【发布文章仅为传播更有价值的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内容与观点不代表Unitimes立场。本微信平台出现的图片均在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添加微信unitimes2018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
来了就点个“赞”呗

版权声明:
作者:bitchina.net
链接:http://www.bitchina.net/archives/7444.html
来源:比特中国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二维码
共有 0 条评论